這個日本第一主婦的整理術,看完讓你亂七八糟的家重獲新生。

在疫情鬧的人心惶惶的4月,待在家的時間不僅多很多,還把買來卻沒時間翻閱的書看完了。

其中包括了日本居家整理女王近藤麻里惠的”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不只實用性夠,也格外療癒。

以下,總結9點?…

怦然心動的人,從整理過後的居家開始!

過幾天就亂,一定有其原因

很多人都有相同的體驗,明明就已經仔細整理了,也信誓旦旦的說要保持這一個好習慣。但是,不意外,兩三天之後又亂了?!

其實只要掌握好物歸原位,東西哪裡來回哪裡去,居家就會回到整潔又乾淨的狀態。

千萬不要按區域整理

想說客廳亂就先整理客廳,房間髒就先吸吸房間地板,其實這是最沒有效率的整理方式。

你以為的整理,充其量只不過是把雜亂的東西塞進儲物櫃裡。所以,本質上還是亂的,只是你看不到而已!

正確的方式應該從衣物開始,其次是文件書籍、小孩玩具,最後才去處理你從四處收刮來的紀念品。

這樣做可以確立每項物品都有相對應的區域,所以只要知道有了分類與固定的區域,下次就可以隨手把東西物歸原位,連想都不用想。

動手整理之前,先想想自己理想的起居生活

很多人的居家環境,看似有非常清楚的隔間,但是你卻可以在廚房看到小孩的玩具,客廳的桌上放者昨天吃完剩下的一大鍋苦瓜雞湯。要不就是在書房的角落閒置一個你用來擠粉刺的清潔棒……。

大家都喜歡有乾淨整齊的居家環境,其實如果要套用在如何透過整理才能實現這個願望的話,我們應該把居家空間規畫的更為細節一些。

你希望在玄關有個方便穿脫鞋子外套的空間,小還可以在特定空間盡情的玩玩具,或者是陽台有個可以曬衣服喝咖啡、放空、偶爾吞雲吐霧的小空間……

總而言之就是在整理之前,把各個空間應該出現的東西都好好的記下來,就可以大大的協助你在收納時,有清楚的思路。腦袋清楚了,你就會更樂意持續的保持理想的居家狀態。

該丟的東西眼不見為淨

東西只進不出,活該你家會亂?。

覺得家裡永遠都亂的人可以大致分成以下3類:1.)捨不得丟、2.)不會物歸原位、3.) 1+2。

相信大家都知道為什麼有些地方,颱風一掃過保證會淹水。原因就是東西堵住了,推積過多的淤泥/沙,水既然流不出去,就肯定會滿出來。

所以,東西越積越多,勢必會造成整理的困難。畢竟,空間就那樣,能塞的東西有限,之所以感覺永遠整理不完。

除了錢之外,不需要的東西就該眼不見為淨,這是每個人都應該好好面對的課題!

該丟的,不要捨不得。

摺疊收納,更可以有效的利用空間

就每個人都有的衣櫃來說,掛著可以收納5件衣服的空間,若是改成摺疊收納則可以增加一倍以上的使用空間。

只掛你最常穿的衣物,摺疊則多採豎立式收納。豎立式收納不只可以增加收納空間,也方便使用的時候拿取,拿的時候只需要一個動作即可完成。如此一來,可以省下很多麻煩。

Ins: miaoinkandpartners

別急著買收納用品

除非你家收納空間真的不夠用,否則買多了也會間接提升你囤積物品的能力。其實,一般家庭都有足夠的收納空間。

再說,顏值高的收納用品都不便宜,而便宜的都很醜,讓人不敢恭維。

所以,在購買之前,先確認是純粹想剁手還是真的需要而外的收納工具,才不會多花冤枉錢。

不要强迫家人整理

企圖扔掉或是强迫家人扔掉東西的經歷你有嗎?近藤麻里惠也有過,也因此造成了不愉快。

你的一片好意,卻增添了他人的困擾。

整理是自己的事,應該從自身開始做起,而且過程中間到完成都有一定程度的成就感,久而久之,這類的氛圍也會影響身邊的人,進而耳濡目染。

所以,與其強迫,倒不如用持續行動來影響他們反而更能事半功倍也說不定?。

收納只是手段,不是目的

良好的收納,可以讓我們享受更好的生活。但也不用為了保持乾淨整潔而搞得像強迫正一樣必須一塵不染。

對一般人而言,收納不用每天都作。只要在一次徹底收納之後,於日常生活使用過程中做到隨手歸位,就可以一周或是一个月作一次收納整理。

更重要的是,收納只是手段之一,我們可以在過程中整理思緒,在乾淨整潔的環境裡可以培養我們直接面對問題而不逃避的能力,才是我們的目的。

怦然心動的人生,從整理完之後開始

你也有這樣的感覺嗎?

清理完一堆不穿的衣物之後,穿衣服的品位慢慢提高了

清理完一堆過期的化妝保養品之後,皮膚漸漸變好了

清理完冰箱之後,開始慢慢正視自己飲食不均的問題了

……

在購物方便、物質豐富的時代,反而造就了我們越不滿足的心理狀態。但是透過收納,卻可以讓人有更多的沉澱,讓困擾你的問題有時間可以去思考答案。

所以你還覺得收納只是單純的物品各就各位嗎?

Ins:_msdai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