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雞肋般的居家產品』買完到家後,我就立刻後悔!?
購物是開心的,根本治百病啊!
為了能在自己的小窩裡過得更舒適一點,那個錢花的是毫不手軟。
然而,有時候買回家的東西,都附帶會讓人疑惑『我買這個要幹嘛?』的黑人問號…
這次,好意編整理了23種,付錢當下沒毛病到家之後翻白眼的雞肋產品!
1. 昂貴的牙膏

牙膏的主要作用是提供摩擦,移除牙齒表面牙菌斑和食物殘渣,刷牙的清潔效果絕大部分是機械摩擦帶來的,而不是牙膏裡的特殊成分。
再貴的牙膏也大同小異,如果口腔有口氣、牙齦出血、敏感問題,別指望用牙膏治療,還是去找牙醫吧!
2. 絨毛地垫

顏值高的地墊多為短毛絨材質,要是鋪在浴室出入口,基本上全天候都是濕的,特別容易滋生細菌和發霉。
要不學乖點,珪藻土的那種吧!瞬間吸水!
3. 無矽靈洗髮精
有些網路上的說法,說洗髮精成分中的「矽靈」會阻塞毛孔然後會掉頭髮,但矽靈對頭髮並沒有那麼大的傷害,既可以填補毛鳞片的凹凸不平,還能讓頭髮更加滑順。
所以,除非你頭髮非常細柔,否則,多花錢買無矽靈的洗髮精洗完之後三千煩惱絲容易感覺毛躁。
4. 氣泡水機

一定要用冰水做,要不然只會有碳酸味。
姑且不論你是不是拿麼喜歡喝冰水,光是耗材專屬型號的周邊配件,就會把自己累得半死。
再說小七飲料一年四季都推成出新,你確定要花幾千塊(還不含耗材)喝一杯沒有味道的氣泡水嗎?
5. 封閉式的木製刀架

只有一道細縫的刀架幾乎很難清洗,也是未來發霉的重災區。
還是磁吸式的最好!
6. 鑄鐵鍋

鑄鐵鍋真好用,但同時也真的重。
力氣小的要有心理準備,煮個菜兼練臂力聽起來就很讓人退避三舍。
7. 各種樣式的煎蛋模具

愛心形的、圓形的……很可愛也很好看,實際操作的時候卻很難達到相同的效果。
模具一定要刷油!!!因為很容易沾黏…… 開開心心的煎蛋,最後成品可能會讓你失望。
8. 不鏽鋼碗

清洗很容易,但是傳導太好了,容易燙手,而且沒辦法用在微波爐。
9. 跑步機
購買的時候眼睛發光,想像未來可以在家隨時隨地的運動。
但對大部份人來說,它們最終只會淪落為晾衣服的高級衣架。
10. 蒸汽拖把

主打用蒸汽為地板殺菌消毒,但爭氣從噴頭出來之後、抵達地板時,溫度下降非常快,而且拖把頭停留在地面的時間短暫,只能說殺菌消毒作用十分有限。
再說了,蒸汽拖把都是有線的,還要補充水箱,簡直讓人心累。
11. 木頭沙發

就算顏值再高、100%黃花梨也沒用,雖然有椅墊可以增加舒適度,但是要長時間躺著看Netflix,請三思。
12. 超音波清洗儀

超音波擅長去除小縫裡的灰塵、髒東西,但是對於『油』,捉襟見肘。
而且,眼鏡上的精緻噴漆、鑲鑽的裝飾品,超音波的作用下很容易剝落。
一般在家洗眼鏡的話,用肥皂洗手乳就夠了。
13. 水晶吊燈

霸氣、好看。
但還需要夠大、天花板夠高的房子。而且落塵很多,打掃的時候你就知道,簡直惡夢一場。
至於有錢有可以安排居家清潔的,請任性!
14. 防曬噴霧

用噴的很方便而且不粘手,但是防曬不是需要厚塗才能抵禦無所不在的紫外線嗎? 還是噴薄薄的一層只是噴個儀式感而已,越薄越容易曬黑你不知道嗎?
15. 除塵蟎機(紫外線滅菌)

小小一塊,除蟎的功率肯定不比吸塵器。那倒不就直接用吸塵器!
如果真心覺得除蟎儀可以小兵立大功的消費者,請做好心理準備,紫外線殺死蟎蟲之後屍體可還留著啊!
用吸的,真的比較快,又比較衛生。
16. 加濕器

桌上型小巧的加濕器會不停地冒出白色的霧氣,視覺效果百分百,但真實的加濕效果微乎其微,尤其是對整個空間來說。
唯一真的能夠顯著加濕的地方只有加濕器周圍的一小圈。
17. 巧拼地墊

價格便宜,但是拼接的縫隙之間很容易有衛生疑慮。
再加上大多數是泡綿,一般人就會忽略進行定期的基本清潔。
18. 足浴藥包泡腳

有研究表明,用熱水浸泡對足部的影響是很明顯的。
但是無論放入多少種神秘藥材,別奢望腳皮會吸收。泡泡熱水就行了,效果其實相同。
足浴藥包真的沒必要!
19. 電腦桌前的綠植

買來作裝飾可以,買來保護眼睛就有點誇大其詞了。
眼科醫師提出的視力保健建議是,工作一段時間就讓眼睛休息,多看綠植,多眺望遠方,看室內的植物是沒用的!
20. 螢幕放大器

原理類似放大鏡。
放大之後畫面會變模糊,體驗差之外,眼睛還更容易疲勞。
21. 秘密花園彩繪本

很多人買,但很多人也都只畫了前面幾頁,耐心畫完這件事本身就很考驗耐心!
22. Kindle
跟買書回家通常都看不完一樣,用電子書閱讀器看不到幾本就束之高閣了。
Kindle還是很好的,只是看文字容易疲倦的好意編發現用來蓋泡麵的功用最大。
你也有類似的經驗嗎??
下回見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