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屋水嘎安捏你捨得住嗎?我捨不得!😍

斯人已遠、舊的美好事物變成了新的空間語彙,持續和未來開啟了對話。或許吧!這也是老屋的一種傳遞與延續。
時間流逝,老屋漸漸淡出現代人的視野,也慢慢凋零。
拆掉嗎?
建議不要!

老屋連結了過去與現在。
不單單只是表面上的懷舊,其實只要經過一番修整梳理,就能延續並發揮其存在的價值與意義,以及精神層面的代代相傳。
誰說老屋就只能修舊如舊!
相反的我們更該思考與時俱進的加入新的元素。
不需要大費周章使用多麼新穎高級的素材,只要懂得尊重周邊環境,用空間去溝通與連結地方,就能讓任誰都不會佇足看上一眼的老舊屋舍,成為了人人夢想的住家場景。
從攝影師拿到這張照片👇的時候,我想到了韓國的SEOUL COFFEE(首爾咖啡),傳統得以發揮之餘,也挹注了現代的摩登質感。

這次經手的老屋翻修,有著三合院的即視感,有著台東獨有的『慢』氣質,有著時間淬鍊出的溫潤底蘊。
一進門的客廳,散發著木質傢俱才有的質樸感觸,是大人小孩都會感到親切的生活氛圍。
最大程度地保有既有的原屋型態,並以此為基礎來架構出更符合現代人生活起居的設計。
面對家門右手邊是慰勞一家人口腹之慾的廚房+用餐區域。

外露的屋樑與原木地板相呼應,其中簡約的白調和了暗色系的嚴肅感,功能與視覺質感兼具的燈飾像是畫龍點睛一樣讓一家子的用餐空間有了凝聚的重點。

加上良好的採光,用餐就像週末膩在有wifi的咖啡館般舒服與閒適。

大門左手邊是書房。

無懈可擊的良好採光,桌子、櫃子,一杯手沖咖啡,再來一點背景音樂,打趴絕大多數的咖啡廳。

木質元素給家居環境帶來溫潤的「木氣」,體現自然之餘,也能展現住家主人的獨特品味。

懸吊式燈具的運用👇,因為沒有嵌在天花板的需要,進而釋放了更多垂直空間,視覺整體上也更為開闊 。
即便有大型運動器材,也能完美的融入這典雅的空間。


「光」是最好的空間魔法元素,不論坪數大小、格局方正與否,只要採光充沛,就能營造大家都求之不得的通透感。

窗外的自然光不受阻擋,便得以恣意灑落於全室,明亮的氛圍, get!✌

保留了老屋的老靈魂之餘,在衛浴空間的規劃上,我們則挹注了現代永恆不膩元素。
大理石自然紋路的存在,從來不製造噱頭,憑著其與生俱來的質感和紋理,默默「占領」了歲月的眼睛 。
想不到吧!
它居然可以毫無違和感地帶入充滿故事的老屋裡。

乾濕分離的設計,除了清潔容易,也能最大程度地降低濕度,也不會洗個澡就弄的滿地濕,滿室的霧氣。

陽光溫淡,歲月靜好。
在老屋裡,慢慢緩緩的細數年歲,與你我珍惜的人一起變老。

後山台東的風土,溫柔而強悍。
溫柔如春日和煦的晨陽; 強悍如大山一樣抵禦了來自大自然的侵襲。
在台東的老屋,就像敞開了臂膀的港灣,有故事,有讓人可以直奔的理由。
你有老屋嗎?
來找我們聊聊呀!

下回見囉👋